“涨价潮”席卷主流跨境电商平台:当原本依赖T86小包渠道的Shein 和Temu 打破长期低价策略,大幅上调商品售价时,美国消费者将首次为不断攀升的物流与税费买单。
与此同时,亚马逊卖家也难以独善其身,已有900余款商品跟随提价,平均涨幅接近30%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跨境物流服务从5月起再度上调运费,FBA 仓库严重爆仓。
一、涨价潮来了,有的涨幅高达377%
Shein、Temu 率先应对关税与运费上涨的压力。4月25日,Temu 平台对部分产品的美国售价进行了调整:最极端案例是某几款热门面膜和保健补剂,单日上涨幅度一度冲到377%。紧随其后,Shein 也将热门套装、女装及配饰调价,平均涨幅在20%至50%之间——其中美容健康类目 Top100 列表里,50%以上产品一天内完成至少一次涨价,部分直接翻倍。
这种大刀阔斧的提价背后,是对小包渠道成本和美国关税的无奈应对。T86 800美元免税政策取消后,快递费、清关费和进口税项全部落到平台和卖家头上,低价战略难以为继。Shein、Temu 长期透过整柜进口打平成本,如今成本端缺口迅速堆积,迫使它们打破低价思维,为维系基本盈利而不得不涨价。
二、亚马逊这些类目产品被逼涨价
数据平台 SmartScout 报告显示,自4月9日起,亚马逊美国站已有930款商品调整售价,平均涨幅近29%。涨价产品遍布服装、家居、电子、玩具等多个品类:一款知名移动电源从110美元提至135美元,涨幅超过20%。
服饰类卖家表示,连带面料、配件、包装纸箱都涨价,若不提价就要亏本;家居厨具商家也在承担铝合金、陶瓷以及玻璃运输过程中对钝边溢金的关税,而订舱费和海运附加费双重上涨,逼得新品上新只能以小幅度提价为底线。市场环境下,消费者在平台上看到的“更高标价”,实际上是多重成本的真实反映。
三、5月,跨境物流费用也迎来高涨
成本上升不仅在商品端,物流费用同样水涨船高。5月12日起,多家班轮公司宣布东亚—北美旺季附加费:20尺柜额外1000美元,40尺柜2000美元;紧接着中远海运从5月15日起针对美线综合费率的涨幅在1600至2532美元不等。与此同时,T86 清关渠道趋紧,小包物流商纷纷暂停美国方向接单。
在 FBA 方面,美西多个仓库(TCY1/2、ABQ2、SCK8、GEU2/5、HLI2、ONT8)已暂停预约,IUSF(美中)也进入爆仓状态;仅美东仓库偶有放号。连锁反应是在途库存滞留,物流成本与仓储费双重叠加,卖家出货成本同比增长30%以上。成本压力让原本靠秒杀与促销吸引流量的品牌,不得不重新审视定价策略和备货节奏。
四、需求不会锐减,亚马逊卖家可持续站外推广稳单
尽管价格水涨船高,消费需求并不会快速回落。为稳住销量,客单价高的卖家可将目光投向站外渠道:借助社交平台、垂直论坛、站外促销等多元触点,开展与平台端互补的推广活动。例如,与美妆达人合作评测,邀请母婴博主录制使用心得,或在核心细分社区集中发布优惠信息。通过精准投放,既能引导用户在亚马逊下单,又可分散对平台付费流量的依赖。
此外,VIPON推出的定制化站外推广套餐,为卖家提供了极具成本效益的引流方案——配合节日或新品发布,灵活安排推送节奏,不占用大量预算却能保持持续曝光,为价格上涨背景下的销量保驾护航。
